1. 人才培养定位
翻译专业立足长三角地区开放发展对口笔译翻译人才的迫切需求。翻译(笔译)和翻译(英汉口语)两个方向的具体定位如下。
翻译(笔译)专业:“立足于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旨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家国情怀、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较深厚人文素养、扎实的英汉双语能力、较强的跨文化能力、厚实的翻译专业知识,丰富的百科知识,能较熟练地掌握翻译方法和技巧,能胜任经贸、商务、文化等领域中的翻译等语言服务工作、具备学术研究工作潜质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翻译(英汉口译)专业:“立足于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具备较全面译员能力的通用型翻译与国际传播人才;具备扎实的英汉双语能力、灵活的口笔译基本技能、较好的思辨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拥有职业道德修养与深厚人文素养,能够胜任经贸、商务、教育、文化等领域中翻译、语言服务等相关工作的国际传播人才。”
针对以上人才培养定位,翻译专业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维度确立毕业要求,并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第二外语课程三类课程保障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
2. 人才培养特色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翻译专业已经形成了人才培养特色。
第一,建构了核心能力导向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国内外关于翻译能力的研究,针对本科层面培养口笔译人才的特殊阶段,考虑我省我校的实际情况,翻译专业提出了新时期翻译能力模式的新理解。基于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PACTE小组提出的翻译能力模型和新版欧洲翻译硕士能力框架(2017),同时考虑到对外交流的时代特征,并结合国外内学者对翻译能力的探讨,形成了对翻译能力模式的新理解,提出了本科阶段学生翻译能力五大要素:双语基础、言外知识、翻译技巧、技术应用和职业素养,并通过解构翻译能力,精准分块培养,提升合力。
双语基础:划分阶段明确培养目标,特色课程强化语言能力。将语言能力的提升划分为两大阶段:一、二年级重在提升学生的双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夯实语言基础;三、四年级重在加强双语转换能力与翻译技巧,通过翻译技能类与知识类课程,着重培养其语言与文化转换能力,不断强化语言表达能力。
言外知识:强化百科知识获取能力,深化翻译主题知识学习。低年级段注重
在课堂内外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引导学生逐渐树立起译者学习意识;高年级段注重口笔译主题知识学习能力的培养,适当增加支持课程,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熏陶。
翻译技巧:创新教学传技巧,依托实践磨技巧。不断创新改革教学手段与
方法,实行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翻译练习模式,激发学习热情,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开展;摒弃陈旧过时的教学内容,以学科和社会发展为依据,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建立师生共建翻译练习素材双语语料库。完善校内实践环节设计,拓展校外实践活动渠道。
技术应用:加强技术素养,提升应用能力。技术应用既包括对传统搜索引擎、语料库等IT技术的应用,也包括对现代新兴的各类语音识别软件、手机翻译应用等相关资源的利用。基于该理念,在翻译课程设计的各个环节中均突出技术元素,强调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指导方案,实现技术赋能翻译。
职业素养:明确了在专业实践中成熟,在情境磨练中成熟的理念,开设翻译
工作坊、模拟会议口译、译员素质拓展、译员职业能力等实践课程与讲座,深化学生对翻译工作机制、职业道德准则和职业行为规范的认识与理解。
第二,建立了着眼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翻译专业拥有省级高校新型智库“浙江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以及两个校级国际化协同创新团队——“浙江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团队”和“‘一带一路’多语种语言服务与创新团队”,承担了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大课题2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和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多项,研究成果获教育部优秀成果奖。
依托上述文化外译研究优势,同时围绕口笔译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这一宏观目标,拟定了“突出专业特色,强化口笔译国际传播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基本思路,形成了由专业基础及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包括语言文化模块、口笔译技巧模块)、专业拓展课程(包括传统文化模块、外宣外译模块、实践应用模块)三大模块组成的系统课程体系,完善了强调实践环节的整体教学设计。对课程进行分类(综合型和技能型),建设课程群,强调课程之间的互动,不同课型协同教学,实现内部“跨界合作”,推动课程翻译群建设朝一体化、协同化发展。
翻译教学注重时事政治,关注国内国际新闻,具有思政教育的天然优势,团队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不断优化课程设计,推动“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和批判思维,使其具备“中国心、国际眼、全球脑”,在世界舞台上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发扬中国精神。整合国内外相关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国际风云的变幻,并在翻译实践中逐步学会“中国表达”。通过选择合适的内容,在翻译教学中适当融入国内外最新时事热点,让学生在集体讨论和感悟中自然而然地渗透思政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翻译专业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既要有“中国心”,又要具备“国际眼”,在国际舞台上准确展示“中国表达”,用外语传播“中国声音”。
第三,形成了扎根社会实践的能力成长机制。学校的外语特色注定浙外学子尤其是翻译学子要争做对外交流排头兵。口笔译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活动,须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注重实践教学。翻译专业构建课堂教学、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四课堂联动”机制,达到实践常态化。在口译实践教学方面,校内建立校级学术型社团“西塞罗口译俱乐部”,由口译团队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在指导教师引导下自主组织日常口译集训与相关活动。创建微信公众号“浙外口译”,师生合作(老师指导,学生为主)推出特色栏目“译点点”至今已2210期,连续5年多每日推新。积极为学生创造多样化口译实战机会,组织口译学子参与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G20杭州峰会、世界油商大会、第五届世界浙商大会、第14届FINA世界游泳锦标赛、国际雪联城市越野滑雪赛等重大国际峰会与赛事中服务,不断提升口译实践能力,展示对外交流风采,进行对外传播。
笔译实践方面,组织学生参加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LSCAT杯”浙江省笔译大赛等笔译赛事,建设乌镇旅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外服国际人才培训中心、中国译协LSCAT语言服务能力培训与评估实习实训基地、中国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上海唐能翻译公司、杭州策马翻译公司、浙江国际大酒店、中国丝绸博物馆、浙江省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花家山庄酒店等实践基地。
翻译专业毕业生就职于地方外事部门、大型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或继续升入海内外名校深造,用人单位与深造院校代表表示,本专业毕业生专业素质过硬,综合能力较高,社会服务能力出色。